每年的8月25日,是我国设立的“全国残疾预防日”。这一特殊的日子,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的关注与重视,通过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的加快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科学预防残疾,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残疾预防内容有哪些?
一级预防是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
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需要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
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
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预防残疾,从我做起 ”残疾风险伴随每一个人,残疾预防关系千家万户,是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共同责任,公众要不断增强残疾预防意识、了解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伤病者及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应认识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常见致残原因,学习掌握实用残疾预防知识和方法,提升自我防护能力,远离致残风险,不断增强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
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1.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2.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
3.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
5.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8.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伤害致残防控
1.悉心照护儿童,预防坠落、道路交通事故等伤害。
2.营造安全家居环境,加强平衡锻炼,预防老年跌倒。
3.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预防交通伤害。
4.购买合格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5.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6.学习掌握防灾减灾、避险、逃生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
疾病致残防控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少油、少盐、少糖。
2.坚持有氧运动,注重吃动平衡,避免超重与肥胖。
3.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
4.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5.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
7.保持心情愉悦,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8.爱护视力、保护听力,避免视力和听力损伤。
9.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污染损害健康。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起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2023年3月发布的最新孤独症患病筛查数据:每36名儿童中就有1名确诊孤独症。其中,男孩患病率约是女孩的4倍。超过1/3的孤独症儿童共患智力障碍。
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孤独症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
如何与孤独症儿童相处
1、接纳和尊重:接纳和尊重自闭症儿童是第一步,需要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并接受他们可能表现出的奇怪行为或沟通困难。这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会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有助于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
2、鼓励兴趣和特长:发现和支持他们的特长和兴趣。自闭症儿童通常对某些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和天赋,鼓励他们发展和探索这些领域。
3、建立清晰的日常例行程序:自闭症儿童通常喜欢稳定和一致性,所以建立清晰的日常例行程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周围的环境。这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规律的饮食和休息,以及一致的日常活动。
4、简化语言和沟通方式:自闭症儿童在处理语言和沟通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与他们交流时,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和沟通方式,使用简单、直接和具体的语言。同时,鼓励他们使用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如手势、图片或表情。
5、创造支持性的环境: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支持性的环境非常重要。这包括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如减少噪音和光线,以及提供一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自闭症的玩具或工具。此外,为他们提供一个支持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